Friday, October 26, 2012

The idiaoms in the literatur of 《 红楼梦 》

The idioms in the literatur of  《 A Dream of the Red Maisonette  》



楼梦》中的俗语运用与功能分析 (一) 转摘自赤道中人文库


前几篇章谈及了《红楼梦》中出现的几百条曹雪芹采用固有成语和曹自己所创的成语,今回来谈谈无可查考来源出处的民间俗语。民间俗语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四大名著中都大量用上这类广为民众喜爱、易读易懂的语言。俗语也叫“俗谚”、“俗话”、“俗言”等等,这些言语中,包括了谚语、格言、警句、歇后语、詈骂语、俚语等等。有时它与成语在结构上并无太大分别,惟口语特征较显著。它被大量运用在各著作中的,《红楼梦》尤为突出。作者把这些俗语运用到了故事的语言情景中,使人们从民间俗事的角度上感受到倍加亲切,因此《红楼梦》的语言使用,与其它三大名著有着很大的不同处,尤其是对世俗事务的描述,更是独树一帜。

 《红楼梦》中俗语的来源和运用
本来俗语的产生是在广泛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交际语言中因情因境的基础下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来源就是大众社会。再通过一些说书先生、小说作家有意识地汇集及选择性的运用下,把原本通俗的语言精华化,自然而然地流传的更加广泛。又因为俗语不比成语严谨,随意性较强,所以在去芜存菁的因素下,也就越传越精炼,同时也衍生出更多的新语言。这些民间俗语,考察其形成过程和背景已属不可能,章回小说虽可当作最起作用的传播媒介,但极可能在这之前,某个区域早已流行通用。而且小说、民间口头流传故事、戏曲等有时都同一个题材,比如在南洋一带地区(指上世纪中叶印尼星马华人较多聚居的地区),“宝莲灯”、“梁山泊与祝英台”、“西门庆调戏潘金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戏剧就有地方组织剧队以客家语、潮州语、福建语等以地方方言演出。在各自发展又而互相借鉴中,或根据野史敷演出五花八门的新语言来,这使得俗语在使用中更加丰富了各方面的生活中的语言表达需要。又,十八世纪中叶,是近代汉语正向现代汉语转型的过渡时期,年代上毕竟到现在还不算太久。这两百多年来,让人们感到许多俗语和我们的生活情形仍息息相关。所以《红楼梦》问世后,作品中出现的俗语,不但记录了当时这些熟语的应用程度,还起到了能够扩散流传至今的作用,或许当我们说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养家活口”、“鬼鬼祟祟”、“避重就轻”、“无关痛痒”、“心术不正”、“无法无天”、“小题大做”、“人财两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代不如一代”、“打抱不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风压倒西风”、“一针一线”、“水涨船高”、“泥多佛大”、“没精打采”、“美中不足”、“万象更新”、“所作所为”、“狗仗人势”(全是语出曹雪芹或曹用过的语言)等词语时,没有想起二百多年前,我们祖先(尤其是当时曹雪芹时代)也使用同样的话语。这些话语到目前为止还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紧密关联,所以仍然是在为我们服务着。作者曹雪芹,在其著作里运用的俗语中,除了引用或脱胎以古代诗歌或元明清初的小说戏曲的情节对白外,大部分的俗语是民间现成的语言,或作者自己编造的,有些是从口语中完整地采撷过来。今举例如下:

(一).脱胎或借用古人的诗词曲
《葬花词》(《红楼梦》):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最相逼。
 唐寅《一年歌》诗: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南宋陆游《病起游近村》: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病,一日不病出忘归,……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道:‘你原来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二).采用历史典籍
《红楼梦》第二回:“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宋无名氏《圣木掇遗》载:“陶谷奉令出使吴越……,笑道:‘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
《红楼梦》第十五回:“这也容易,只是远水救不得近渴。”
《韩非子·说水林》:“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明张四维《双烈记》:“你说千金报我,远水救不得近渴。

(三).采用当时日常惯用语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叹),……拔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壮……(自嘲),贵人多忘事……(奉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恭维),……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自嘲、奉承带讽刺),”第十六回:“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讽刺),第五十五回:“俗语说:‘一人作罪一人当’(现实)。”、“俗语说:旁观者清!(现实)”,第七十五回:“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现实)”,第八十三回:“那日在庙里还愿,花了几万银子,只算得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罢咧。(夸张)”,第一百回:“真正俗语说的‘冤家路狭’(现实)……”等等。有的是作者利用谐音来暗示故事人物的现实状况或未来形势,有的是讽刺、自嘲、夸张。这些言语,作者毫不含糊地按书中人物个性或身份来逐个使用,如出自刘姥姥口中的俗语,自然与那些饱读诗书的小姑娘、小丫头们有着天壤之别,看起来是通俗不过的几句话,但又不失刘姥姥的机智、聪明、老练、饱经风霜和通达人情世故的本色。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1]。”。作者深懂市俗的言语,在第四十二回中有这一段这样的文字可作佐证:“……他用‘春秋’的法子,将世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位言谈风趣,妙语如珠的语言大家。利用谐音更是作者的拿手把戏;“贾雨村言既是假语村言(第一百二十回)”、“从此街上闹动了‘贾宝玉弄出‘假宝玉’(第九十六回)”,这等句例不胜枚举,都可说明作者对用词的灵活风趣。
以下录出第1 80  回中的至今尚流行的俗语(按回目顺序排列):
第一回:“玄机不可预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到头来都为他人作嫁衣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第二回:“一代不如一代”、“成则王侯败则寇”。
第四回:“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女子无才便是德”、“贫贱之交不可忘”。
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第六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贵人多忘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拔一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
第七回:“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第八回: “全当耳边风”、“比圣旨还快”、“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
第九回: “贪多嚼不烂”、“图便宜没行止”。
第十回: “比登天还难”、“打着灯笼没处找”。
第十一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心到神知”、“知人知面不知心”、“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第十二回:“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
第十三回:“树倒猢狲散”、“登高必跌重”。
第十五回:“远水救不得近渴”。
第十六回:“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
第十九回:“有那个福气,没那个道理”。
第二十四回:“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
第二十五回:“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避猫鼠儿”。
第二十六回:“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第二十九回:“不是冤家不聚头”、“眼不见心不烦”、“多生了枝叶”。
第三十回:“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
第三十一回:“千金难买一笑”、“人不知鬼不觉”。
第三十四回:“没事常思有事”、“君子防不然”。
第三十七回:“富贵闲人”。
第三十九回:“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日头晒着屁股”。
第四十回:“才说嘴就打嘴”、“礼出大家”、“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
第四十二回:“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无事忙”。
第四十三回:“偏到跟前有大事”、“人间有一,天上无双”、“天上掉下个活龙来”、“曹子建的谎话”。
第四十四回:“睹物思人”、“倚酒三分醉”、“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第四十五回:“水晶心肝玻璃人”、“狗长尾巴尖”、“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司马牛之叹”、“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第四十六回:“拿根草棍戳老虎的鼻子”、“人去不中留”、“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金子终得金子换”、“牛不吃水强按头”、“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当着矮人,不说短话”、“自古嫦娥爱少年”。
第四十七回:“丢下笆儿弄扫帚”。
第四十八回:“装病在家”、“成人立事”、“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不知世路,出不得门,干不得事”。
第四十九回回:“是真名士自风流”。
第五十二回:“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第五十四回:“聋子放炮仗——散了”。
第五十五回:“糊涂不知福”、“一人作罪一人当”、“旁观者清”、“鸡蛋往石头上碰”、“墙倒众人推”、“只拿着软的作鼻子头”、“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擒贼先擒王”。
第五十六回:“有冤没处诉”、“稳坐吃三注”、“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第五十七回:“病笃乱投医”、“听了风就是雨”、“一动不如一静”、“老健春寒秋后热”、“万两黄金容易的,知心一个也难求”、“有气的死人”、“人没过来,衣裳先过来”、“千里姻缘一线牵”、“天下老鸹一般黑”、“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第五十八回:“一个巴掌拍不响”、“物不平则鸣”、“一日叫娘,终身是母”、“铁心石头肠子”、“中看不中用”、“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狼嚎鬼叫”。
第五十九回:“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六十回:“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撞尸的撞尸,挺床的便挺床”、“扭头暴筋瞪着眼”、“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大海里哪里寻针去?”。
第六十一回:“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得放手时须放手”“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装没事人”、“窝里发炮”、“水来伸手,饭来张口”、“为打老鼠伤了玉瓶”。
第六十二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捉狭鬼使黑心”
第六十四回:“女子无才便是德”(第四回曾出现过)。
第六十五回:“便宜不过当家”、“老鸹窝里出凤凰”。
第六十七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夯雀儿先飞”、“物离乡贵”。
第六十八回:“顶梁骨走了真魂”、“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窍”、“妻贤夫少祸,表壮不如里壮”、“锯了嘴子的葫芦”、“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第六十九回:“刁民难惹”、“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花为肠肚血作肌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井水不犯河水”、“墙倒众人推”、“鸡儿吃了过年粮”。
第七十二回:“浮萍尚有相逢日,人岂全无见面时”、“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贵脚踏贱地”、“求人不如求己”、“宁撞金钟一下,不打破鼓三千”、“前人撤土迷了后人的眼”、“一时比不得一时”。
第七十三回:“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丁是丁卯是卯”、“物伤其类,齿竭唇亡”。
第七十四回:“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没缝的鸡蛋还要下蛆”、“胳膊折在袖内”、“人大心大”、“庙里的小鬼”、“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糊涂脂油蒙了心”、“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第七十五回:“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丢了脑袋骨子,就胡唚嚼毛”、“天下事总难十全”。
第七十六回:“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鼾睡”。
第七十七回:“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瞒上不瞒下”、“千百伶俐,嘴尖性大”、“一朝身安泰,忘却当年流落时”、“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饱饫烹宰,饥餍糟糠”、“饭饱弄粥”、“有冤无处诉”、“没药性的炮仗,只好装幌子罢了”。
第七十八回:“女大十八变”、“没嘴的葫芦”、“物在人亡”、“泄了天机,五雷轰顶”。
第七十九回:“情人眼里出西施”、“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第八十回:“清官难断家务事”、“拔出肉中刺,眼中钉”、“习惯成自然”、“油嘴的鱼头”、“醋汁子是老婆拧出来的”等等。八十至一百二十回的也还很多,不过赤道本人还没有录涉出来,下一回吧。这里先谈谈这些俗语的运用功能,大概有4 :(下一章)


[1]  何祥.红楼梦中俗语问题初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05.0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